无论生活在哪里,衰老和去世是我们需要面临的。
1990年在弗罗里达州,Terri Schiavon女士开始昏迷,在长达15年的期间,她的先生和父母就是否停止使用喂食管打官司、Terri女士两次被停止使用喂食管,但之后马上又被重新插管。
相似的,琼瑶与她的继子女之间也打官司,官司主要围绕的是否为她的丈夫平鑫涛先生插鼻胃管。琼瑶希望尊重他生前的意愿,不插管,而继子女们则认为父亲需要继续治疗。
此类官司还在重复发生。一位高中校长在2013年签署了医疗预先指令,指示不要使用喂食管。2021年她被诊断出重病:其孩子们认为应该执行她的指示,而其医疗代理人(妹妹)坚持使用喂食管。2021年她被安装上喂食管并持续使用长达三年,2024年Oklahoma最高法院判定应该执行医疗预先指令,停止使用喂食管,她于8月去世。
既然签署了医疗预先指令,为什么还会被使用喂食管长达三年?并且还要诉讼解决?问题可能出在指定的医疗代理人,签署人缺乏平时与家人、代理人和医生的清楚沟通,导致相关人员的理解不同。
在美国,拒绝治疗是个人的宪法权利,每个人都可以签署医疗预先指令,指示是否使用维生治疗,是否愿意使用仅仅是延长生命迹象的人工医疗手段。
与遗嘱不同,医疗预先指令直接影响您、您的身体,因为此时您生病了,并且不能为自己的治疗手段做决定。而遗嘱是在去世后才生效的。
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份调查,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和近一半的老年人已经签署了医疗预先指令。仅仅签署文件不足够,您还需要跟家人、医生和您指定的医疗代理人清楚沟通、澄清问题,避免理解上的歧义;让他们/她们知道您签署的文件放在什么地方;叮嘱他们/她们轻松地遵照您的指示,不必内疚、不必担心承担责任;必要时您可以以书面形式与您指定的代理人交代事宜。
作者:Yuping WANG (YUPWANG@OUTLOOK.COM)
Comments